宜城教育资源网www.ychedu.com 忆秦娥是词牌还是曲牌
忆秦娥是词牌名。双调,共四十六字,有仄韵、平韵两体。仄韵格为定格,多用入声韵,上下片各五句,三仄韵一叠韵。世传唐代大诗人李白首制此词,别名甚多,有“碧云深”、“双荷叶”等。 代表作品除《忆秦娥·箫声咽》外,还有李清照《忆秦娥·临高阁》与贺铸《忆秦娥·映朦胧》等。 “忆秦娥”词牌最早见于《忆秦娥·箫声咽》词。关于《忆秦娥·箫声咽》,两宋之交邵博《邵氏闻见后录》始称为李白之作,南宋黄升《唐宋诸贤绝妙词选》亦录于李白名下。明代以来屡有质疑者,理由是《李太白全集》并无此词,至今所知盛唐诗人除李白外无一人作此词。因此一般认为是晚唐五代词人所作,后被误归于李白名下。“秦娥”本指的是古代秦国的女子弄玉。传说她是秦穆公嬴任好的女儿,爱吹箫,嫁给仙人萧史。
词牌名有哪些 ① 念奴娇: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,因念奴音色绝妙,后人用其名为词调。 ② 雨霖铃:一作《雨淋铃》,唐教坊曲名。后用于词牌。相传唐玄宗因安史之乱逃入蜀地,进斜谷,霖雨连下十数天,在栈道中闻见铃声,思念起杨贵妃,便制曲一阙,名为《雨霖铃》。 ③ 钗头凤:原名《撷芳词》,相传取自北宋政和间宫苑撷芳园之名。后因陆游有“可怜孤似钗头凤”词句,故名。 ④ 沁园春:沁园本为汉代沁水公主园林,唐诗人用以代称公主园。 ⑤ 水调歌头:又名《元会曲》、《凯歌》、《台城游》。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,曾制《水调歌》,唐人演为大曲。大曲分散序、中序、入破三部分。“歌头”是中序的第一章。 ⑥ 贺新郎:又名“金缕曲”、“金缕词”、“风敲竹”、“贺新凉”等。《贺新郎》由北宋苏轼首次填写,是宋代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调。此调声情沉郁苍凉,宜抒发激越情感,历来为词家所习用。 ⑦ 鹊桥仙:因欧阳修有词“鹊迎桥路接天津”一句,取为词名。又有一说,此调因咏牛郎织女鹊桥相传而得名。 ⑧ 踏莎行:唐代陈羽有诗句:踏莎行草过春溪。“踏莎行”由此得名。又传说是北宋寇准所创。“莎”(suō):莎草,是一种常见的野草,踏草是唐宋时期广为流行的活动,又叫踏青,所以,“踏莎行”调名本意即咏古代民间盛行的春天踏青活动。 曲牌名与词牌名的区别 ①定义不同。词牌名是词的一种制式曲调的名称,决定着词的节奏与音律。曲牌名就是曲,俗称“牌子”。 ②字数不同。词牌名的字数都是固定的,而同一曲牌名的字数则可以适当的进行增减。 ③词、曲的韵不同。词的韵脚相对于曲而言通常都比较稀疏,仅少数词牌可转韵或平仄互押。曲的韵脚会更加密集,很多曲都是句句押韵、一韵到底。 ④种类不同。词牌名有十六字令、揭练子、忆江南、忆王孙、调笑令、如梦令、南歌子、谢池春等五十一种参考格律,曲牌名分为黄钟宫、正宫、仙吕宫、南吕宫、双调、越调等十四种种类。 宜城教育资源网www.ychedu.com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