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庆教育网
声声慢李清照原文及翻译-声声慢李清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详细信息
宜城教育资源网www.ychedu.com

声声慢李清照原文及翻译

寻寻觅觅,冷冷清清,凄凄惨惨戚戚。
乍暖还寒时候,最难将息。
三杯两盏淡酒,怎敌他晚来风急?
雁过也,正伤心,却是旧时相识。
满地黄花堆积,憔悴损,如今有谁堪摘?
守着窗儿,独自怎生得黑?
梧桐更兼细雨,到黄昏、点点滴滴。
这次第,怎一个愁字了得!
  译文
我到处寻找,寻到的只有冷清,十分凄惨。
乍暖还寒的季节,最难忍受。
两杯淡酒,怎能压住心头的悲伤?
大雁飞过,我正伤心,却发现它正是我在故乡认识的那只
满地黄花堆积著,十分憔悴,有谁忍心去摘?
我守着窗,独自一人,一个人怎么才能熬到天黑?
细雨敲打着梧桐,此正是黄昏,一点一滴落著。
这种场景,这种“愁”又怎是一句话能说得清的呢?
这是一首秋词,作者极细腻又极富于层次地描写自己对于秋的感受,她由寻求而失望,因失望而悲凄。词中运用淡酒、晚风、归雁、黄花、梧桐、细雨这些象征秋的意象把内心的愁苦具象化地表现出来。悲秋是中国文学的重要母题,秋季万物凋落,容易使人感发生命的思考,因而这一母题一代代传唱,没有停歇。但这首词并不止使人感受到一种生命的意识,联系到词人的时代和遭际,可以看出这首词实际表达的乃是词人在外族入侵,家国沦陷后的一种忧患意识,词人以女性独特而细腻的心理体验唱出了当时的人们的共同感受。词在语言上以用叠字为历代词评家激赏,这当然是本词的特色之一,但更主要的则是它的词境创造的完整性和生机流动之美。
声声慢李清照原文及翻译 

  声声慢李清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
《声声慢》表达了作者为物是人非,生活有变的愁情伤感。一愁家国不同往昔;二愁与其夫君的感情,对一个女子而言,尤其是本身就喜哀愁的女子而言,愁无尽。
《声声慢》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,历来为人们所称道,尤其是作者那哀婉的凄苦情,不知曾感动过多少人。当时,正值金兵入侵,北宋灭亡,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,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。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、颠沛流离的苦痛。
  作者简介:
李清照(1084年3月13日-1155年),号易安居士,宋齐州章丘(今山东济南章丘西北)人,居济南。宋代女词人,婉约派代表,有“千古第一才女”之称。

宜城教育资源网www.ychedu.com
声声慢李清照原文及翻译-声声慢李清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
宜城教育资源网免费提供课件、试题、教案、学案、教学反思设计等备课资源。数百万资源,无须注册,天天更新!
宜城教育资源网
免责声明 :本站资源版权归原著作人所有,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宜城教育资源网主办 站长:此地宜城 邮箱:yrqsxp@163.com  QQ:290085779